清廉家风故事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何所复恨 不复自伤 清廉家风故事

清廉家风故事

2023-07-09 21:17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,“家训”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、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、齐家与治国、平天下的密切联系,以“整齐门内,提撕子孙”为目的的家训,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,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。从先秦到明清,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,堪称经典。

刘备

刘备,字玄德,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,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,史称后主。刘备虽然出身皇族,但由于早年丧父,和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,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底层平民身份而最终成为皇帝的人。

刘备(影视剧照 图源网络)

刘备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,他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智慧招揽了一大批英才,这也是他得以成功的最大因素。尽管刘备的出身并不太好,但他用人的智慧却是整个三国当中最顶尖的存在。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领悟出了许多真理,到现在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。

在刘备家的庭院旁,有一棵高大的桑树,高达五丈。刘备和邻里小儿玩耍时,指着这棵桑树说,自己将来一定要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。羽葆盖车是皇帝才能乘坐的车辆,刘备叔叔告诫他,不许再说这样随便的话,会招来灭族大祸。即使刘备有皇室远亲身份,也并不能保证他的人身安全。

但从这一件事,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从小在心中立下的志向。能让小小年纪的刘备就能拥有如此远大志向的人只有他的母亲。刘备母亲经历了家道起伏,有着一颗不屈服命运的心。正因这种言传身教,才使得刘备养成了不屈不挠的性格,让他对那个行将变乱的天下,有了自己的一番志向。

刘备十五岁那年,他奉母亲之命,出外求学。从这一点,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母亲的不凡,她并不想让刘备安于现状,而是希望他有所建树,重振家业。作为三国中出身最卑微的君主,刘备曾被他的对手曹操骂作是“织席贩履的小儿”。但就算现实残酷,刘备依然依靠他的能力,他的智慧和远大目标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,建立了自己的王朝。

刘备去世前,曾给儿子刘禅留下遗诏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”意为劝勉儿子要进德修业,有所作为,做个贤能的皇帝。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,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。因为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,而小恶积多了则“足以乱国家”。

只可惜,刘禅并没有继承刘备那份坚定的意志力,是个“扶不起的阿斗”,胸无大志,懦弱无能,贪图享受,宠信奸臣。景耀六年(263年),魏将邓艾从阴平入,克绵竹,攻到成都城下,刘禅主动投降,入魏为臣,乐不思蜀。

刘禅(影视剧照 图源网络)

作为打天下的帝王,刘备无疑是真正的强者,即将离世之际写给孩子的遗诏充满了父子深情,教育孩子读书、立德、尊贤,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与家庭治理的理念。

刘备家风家训摘编

1

《遗诏敕后主》

朕初疾但下痢耳,后转杂他病,殆不自济。人五十不称夭,年已六十有余,何所复恨?不复自伤,但以卿兄弟为念。射君到,说丞相叹卿智量,甚大增修,过于所望,审能如此,吾复何忧?勉之,勉之!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汝父德薄,勿效之。可读《汉书》《礼记》,闲暇历观诸子及《六韬》《商君书》,益人意智。闻丞相为写《申》《韩》《管子》《六韬》一通已毕,未送,道亡,可自更求闻达。

这篇家训是刘备死前告诫其子刘禅的遗诏,表达了刘备对于其子的爱护之心,同时勉励刘禅努力上进。刘备叮嘱刘禅最重要的一句话,便是“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”刘备戎马倥偬四十载,亲身经历了汉末乱世,虽然军阀之间的争战勾心斗角,毫无信义可言,可是刘备却认识到,真正能够让人站得住脚的,让人能够信服的,仍然是一个人的德行。所以,刘备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足见刘备的眼光和智慧。

原标题:《清廉家风故事 | 刘备: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⑦》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